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

亞州大學民俗館舉辦為民正俗活動!

展出時間:99年8月10日~99年9月7日
展出地點:民俗公園地下室文物陳列室


  有人為私利嫁禍於鬼,將七月變成鬼月,呼嚨台灣人六百餘年…。

  亞洲大學台灣民俗文物館研究指出:自古以來,七月不是鬼月,而是大吉月;因明太祖朱元璋想佔七月吉利之天時為帝王所用,故派人假冒道士賣符,並謠言說:七月是鬼月,天將降禍;而台灣人是明朝時移民台灣,受到明政府愚民;是華人世界唯一完整保留明朝七月是鬼月習俗的族群。

  亞洲大學民俗館說:清朝勘輿師蔣大鴻《天元五歌》中轉述勘輿大師楊救貧之口訣「古來天子七月葬,士庶踰月禮不曠。」何以帝王往生後予以暫厝,另選擇七月吉時下葬?副館長顏榮豐說:七月為「申」月,取其在田有「上得天時,下得地利」,故為「申」是大吉之月,故勘輿家有古來天子七月葬之訣。

  明太祖朱元璋篤信風水地理之說,其深知七月(申月)為大吉之月(明朝皇帝除沿古來天子七月葬之俗外,另亦多數選擇農曆七月登基),帝殿(陵)擇正子午(南北),為避庶民得到「天時」與「地利」而與皇家爭權,因此對外散播七月是鬼月的不祥之月來愚民,並頒「皇曆」,即農民曆,將甚多大吉之時、日改為大凶、大耗之日,以為皇家所用,而庶民則依所頒皇曆作息。

  顏副館長說:滿清得台後,來台灣之清吏,鑒於台胞對於七月過於鋪張,認為陋俗,曾數度禁止,《治台必告錄》:「台地七月普渡之俗,麋費極多…傾貲耗產,但知事鬼不知事人…」,足證七月是鬼月,是台灣早期移民受到明朝愚民政策的遺毒而不自知,已致將七月是鬼月之習俗流傳至今。
 
  亞洲大學台灣民俗館館長朱界陽,認為民俗應與時俱進,融入符合時代,符合教化功能,無意義的迷信部分有必要汰除,讓民俗合乎常理,合乎時代,合乎邏輯,讓民俗更有文化品味。

  朱界陽說:亞洲大學民俗館為破除七月是鬼月的迷失,考據歷代七月民俗相關資料,製作二十面為鬼正名,為民正俗的文化看板,預定農曆七月一日起展出1個月,歡迎明眾參觀指教,共同為破除七月的迷信而努力。

  文化局長黃國榮則表示:端正禮俗,讓民俗具教化功能,讓民俗更有品味,是經營民俗館正確的方向,他感謝亞洲大學能用心考據民俗典故,提出有利的證據來端正七月不是鬼月的民俗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